臨滄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產茶區,居于世界茶樹和茶文化起源中心,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、大葉種蒸青綠茶的誕生地、中國最大的紅茶生產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、中國最大的澳洲堅果基地市
。

潤元昌古樹茶園
茶樹資源十分豐富,是云南省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之一,是古茶樹遺產存量最大、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。
主要集中在滄源、雙江、鳳慶、云縣等地,其中享譽世界的萬畝古茶樹群落位于雙江勐庫大雪山,大雪山是非常重要的產茶區域,大名鼎鼎的冰島就位于大雪山東半山。

茶莊免費領取易武茶樣
那么臨滄最有名氣普洱茶山有哪些你可知道?茶者塢就帶大家來認識臨滄茶區最著名的幾個山頭。

潤元昌冰島古樹茶
1、冰島茶山
冰島古茶園是云南大葉種茶的發祥地之一。從明成化年引種至今五百多年,在勐庫繁殖形成勐庫大葉茶群體種。
茶區地理位置:勐庫冰島(當地人也稱“丙島”)是臨滄市雙江縣著名的古代產茶村,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,是該縣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。
在順寧繁殖變異形成鳳慶大葉種群體種,被譽為“云南大葉種之正宗”。勐庫茶山以冰島為界分東、西半山,所產之茶風格各異。
生長形態和茶種:云南大葉種野生茶
特色:冰島古茶兼具東半山茶香高、味揚、口感豐富飽滿,甘甜質厚及西半山茶質氣強之長,茶氣強而有力,氣足韻長。
2、昔歸茶山
昔歸普洱茶,得天時地利之美,茶葉品質歷來優秀。昔歸茶,屬邦東大葉種,因為當地的習慣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兩季,所以茶樹保護得比較好,茶質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。
茶區地理位置:昔歸產于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,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,背靠昔歸山,向東延伸至瀾滄江,山腳便是歸西渡口(原嘎里古渡)。
因地理緯度、海拔、土壤、氣候、水源、生態環境、樹齡、培植方式、加工工藝等特殊因素,使其內含生物堿、茶多酚、維生素、氨基酸、芳香類物質等含量豐富。
此茶年產量極低,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,市面上極少有售,彌足珍貴。
生長形態和茶種:云南大葉種茶。
特色:湯色明亮清澈、香高氣揚、滋味微澀甘甜,喉韻沉香鮮爽、茶氣醇厚、回甘生津等特點。
3、大雪山茶山
大雪山野生古茶樹茶群落,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海拔最高、密度最大的大葉茶種群落。生長群落地處雙江縣大雪山中部,海拔高度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。此茶采摘極難、產量極低,彌足珍貴。
茶區地理位置:大雪山位于云南臨滄地區雙江縣勐庫鎮。若論普洱茶,必言大葉種,“勐庫大葉茶,品種稱英豪”,云南雙江勐庫鎮是云南大葉種茶的發源地。因地處高山密林,原料采摘艱難,故產量極少。
勐庫大葉種茶屬喬木型、特大葉類、早芽種,在茶業界享有較高的美譽度。大雪山雄踞雙江縣勐庫鎮西北,是孕育勐庫大葉茶的搖籃。
生長形態及茶種: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
特色:此茶葉質肥厚寬大,香型特殊、野香中帶蘭香,勁揚質厚,微苦回甘轉甜,沉雄霸道。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,口感刺激性強。
4、懂過茶山
懂過的古樹茶,便如同將飽經風霜人的一生如畫卷般鋪陳開來。整個懂過的村民基本都靠茶為生,茶地合計面積近6000畝,是西半山上茶園面積最大的一個村委會,其中老茶地、新茶地面積各占一半左右。
在懂過現在還保留著一片粗壯的栽培型古茶園,證明著懂過是座有著古老歷史的茶山。
茶區地理位置:懂過位于勐庫茶山的西半山,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森林覆蓋指數高,自然條件得天獨厚。
勐庫大葉種相傳是距今三百多年前有西雙版納引進至勐庫厚變種。懂過的古樹茶葉形略小,是否有勐庫大雪山野生茶變種而成,有待考證。
生長形態和茶種:云南大葉種野生茶。
特色:此茶香高味濃,苦底較重,回甘快而持久,甘甜協調不若冰島、壩糯,而質量氣強則過之。在勐庫大葉茶中,風格自成一派。
5、忙肺茶山
忙肺茶,云南大葉種茶之一,于1980年經省級茶樹種質資源普查組的專家命名,并經省級審定為優良茶樹群體品種。
忙肺茶被稱為“永德三寶之一”,其茶氣足韻長,茶氣跌宕綿綿,茶香裊裊向上,回甘生生不息。在“茗茶濟濟”的臨滄茶中也絕不落下風。
茶區地理位置:云南省永德縣,永德縣市世界茶樹的發源地之一,至今還生長著中華木蘭以及大面積的野生型、過渡型、栽培型的古樹茶,除名氣外不輸任何名山茶。難怪多年來一直受臺灣普洱茶人重視。
忙肺村所在地,原生態植被多樣性文化保存完好,自然條件優越,降水豐富,森林茂密,土壤肥沃深厚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非常適應茶樹生長,是云南省境內少有不使用化肥、農藥等無機物,是純天然、無污染、原生態的茶葉產地。
生長形態和茶種: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
特色: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葉群體種的百年古樹茶為原料,湯色清澈明亮,香氣馥郁高揚,口感飽滿協調,甘醇順滑帶微澀、舌底生津明顯,喉韻甘潤持久。
6、壩糯茶山
勐庫古茶山以冰島為界分東、西半山,所產之茶各具特色。壩糯大寨是勐庫東半山的代表,愛茶之人熟知的寨子,也是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寨子。
勐庫大葉種是首批國家級良種,歷代皆為云南名茶,相傳是距今三百年前由西雙版納引進至勐庫后變種。
茶區地理位置:勐庫古茶山以冰島為界分東、西半山,所產之茶各具特色。壩糯大寨是勐庫東半山茶的代表,也是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寨子。
壩糯海拔1840米,年平均氣溫19℃,年降水量1750毫米,土地肥沃,林下腐植物豐富,也正是因為這些大自然賦予的,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,造就了壩糯古茶樹茶的優良品質。
生長形態和茶種:云南大葉種野生茶。
特色:此茶湯質充滿陽剛之氣,高香、勁揚、味剛,口感豐富飽滿,甘甜質厚,茶氣強而有力,氣足韻長。不輸易武正山。
7、茶房茶山
茶房,古稱勐麻,有吉祥如意之含義,春秋戰國時期,境內出土的銅鼓彰顯文明淵源,自古以來人杰地靈,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。
天然的山區紅壤資源,氣候溫涼,雨量充沛,適宜茶葉生長,是西南地區傳統的茶葉生產基地。
茶區地理位置:茶房鄉茶園是云南大葉種茶的發祥地之一。地處海拔2000-2800米,從明成化年引種至今五百多年,在茶房鄉繁殖形成勐庫大葉茶群體種。
在順寧繁殖變異形成鳳慶大葉種群體種。被譽為“云南大葉種之正宗”。茶房鄉茶山以南以大寨鄉為界分東以甬寶鎮為界、西以幸福鎮為界半山,北以曉街鄉為界,所產之茶風格各異。
生長形態和茶種:云南大葉種野生茶
特色:茶房茶園兼具茶香高、味揚、口感豐富飽滿,甘甜質厚,回甘生津,茶質氣強之長,茶氣強而有力,氣足韻長。